目前有些
高灵敏度双通道光度计的生产厂商只测试220nm处的杂散光不测试340nm处的杂散光,这是不对的。测试220nm处杂散光的理由是:
,根据量子光学理论,波长是能量的倒数,波长短能量大,容易产生杂散光,而220nm处属于短波部分;
第二,根据仪器学理论中的电光源理论,氘灯在220nm处能量很小,即信号很小,容易显现杂散光;
第三,根据仪器学理论中的光电发射理论,光电倍增管在220nm处的光谱响应(灵敏度)低,容易显现杂散光。而测试340nm处杂散光的原因是*不同的,因为340nm处一般是氘灯换钨灯和仪器调换滤光片的地方,此时容易产生杂散光。所以,对于高灵敏度双通道光度计来讲,应该测试220nm和340nm两处的杂散光。
高灵敏度双通道光度计仪器设计的理论依据是比耳定律。研究的是物质对光的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研究物质对平行、单色光吸收的仪器。它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也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工作。一般用于研究(分析)物质的含量,如对物质的定量检测、纯度检查等。除非常简单的化合物外,一般不能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种仪器来决定被分析物质的性质。如果要做定性分析,要决定一种质的性质或结构,需要多种仪器(如紫外、红外、质谱、色谱、甚至波谱、核磁共振等)组合使用,才能做定性或结构分析。实际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的设计理论依据是*一致的,只是仪器的结构不同而已。
由于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有不同的吸收度,其吸收曲线形状和大吸收波长λmax不同;但同一种物质即使浓度不同,其吸收曲线形状仍相λmax不变。因此,根据光谱图上吸收光谱的形状等特征就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吸收曲线是物质定性的基础。
但由于溶剂对电子光谱有较大的影响,且影响较为复杂。改变溶剂的极性,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例如,当溶剂的极性由非极性改囊到极性时,大多数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精细结构消失,吸收带变得更为平滑。改变溶剂的极性,还会使吸收带的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变化。因此,在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高灵敏度双通道光度计应注意考虑溶剂等条件。此外,由于相当数量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本身的特征性了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不单独用于对未知化合物定性,而作为一种辅助的定性手段。